钓草鱼是钓底好还是钓浮好?又该怎么钓?搞明白以后,想要钓条巨型草鱼根本不是什么难事!
要问钓底好还是钓浮好?其实,想要回答这个问题,应该换一种提
挂玉米时,用钩从玉米粒的侧面刺入,从另一侧面露出钩尖约2~3毫米,挂好后反复推动几下,让玉米粒在钩上有松动的余地,钩与玉米粒处于同一水平面。
用饵切勿舍近求远,或使用一些季节反差过大的饵料,就容易引起鱼儿的疑心。
钓鱼竿一般以9-15呎使用较普遍,12呎为竞技比赛标准竿,个人目前战斗池使用紫云八号12呎竿,视咬况採用龙凤尾或空心尾,休闲职业池则使用紫云六号13呎竿,一般价位从几佰元到数仟上万元不等,紫云系列12呎价位约3500-4500。
一般我们普遍的认知是母线比子线粗,但是如果在鱼吃饵积极,不在乎子线粗细的时侯,我们何不也来个反向思考,採用子线比母线粗的反常钓法,如此一来,较细的母线切水快,较粗的子线则不易扭曲断裂,是不是好处多多。
对于「灵、钝」二字,个人避谈很久了,原因莫非是想透过时间的沉澱,期大伙能从几近被白热化的"信仰之争"中跳脱出来,摆脱非理性的口水战,藉累积的实钓经验,来自行透通体会。因为,时间,才是最好的验证工具。任何理论,不分青红皂白即全盘接受或否认,均不可行:新的观念,如果进步又正确,自应该吸纳之;但若矛盾而牵强、思虑不全,或难自圆其说,自应该过滤之。而初学钓鱼者判别能力较弱,如一开始即接受偏差的资讯,尔后要修正,可能会绕更远的路。如何才不会误导大众,这也是有志于钓鱼理论的研究者,应该自我期许之处。
浮漂在钓鱼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:我们可以通过浮标的各种细微反应,很清楚地了解鱼类吃饵的各种举动,从而钓获它们。正确地了解浮标、读懂浮标的真实语言,在实际钓鱼中达到人标合一的境界,是我们每个钓鱼人的追求,也是钓好鱼的关键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