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鱼,养鸟,钓鱼,摄影,都只是各种很普通的兴趣爱好,都根本不是烧钱的东西。真正烧钱的是以兴趣爱好为掩护内心真实的贪欲。也就是通俗说的入了迷,成了瘾。成瘾入迷的人往往产生价值判断的偏差,对于他所沉迷的东西过分夸大其价值和重要性。然后显然就会不理智消费喽。各种兴趣爱好都有成瘾成迷的可能性。抽烟、喝酒、打牌、这些成瘾的人更多,其他那些违法犯罪的事咱就不说了,那都是直接家破人亡的线路。所以要搞清楚,真正烧钱、真正让人失去理智的是以兴趣爱好为名,真实的贪欲的膨胀和堕落。一个欲望的奴隶,他不管玩什么都一定会烧,钱都一定会堕落。一个善于平衡欲望和理智的人,玩什么都不会上瘾,成谜都不会堕落。所以烧不烧钱在于人
首先咱们讲法律,最新的规定是七钩或以上,钓具属于违法钓具。这样被管理机关查处罚没,是没什么可讲的。理论上讲,最多能绑到6钩。在想象的钓鱼世界里钩子越多,钓到鱼的概率更大。在真实的世界里,同时有两个中鱼都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,六钩同时中鱼,你的鱼竿和主线就要危险了。那么我们暂且放弃六钩同时中鱼的不切实美好幻想。再回头审视一下多钩的不便之处,就会发现,即使你只中一条鱼,在你摘钩的时候还要,至少摘三四个钩子。因为那些没有正吃正钓的钩子都依附在鱼体4周,你摘到嘴上的钩很容易挂到鱼身,同时也威胁摘钩人的手啊。古语有云,刃致利则自伤啊。所以在摘串钩的时候,多么希望,刚好就是有至少7只手来辅助,一只手捏一个
这个钓鱼活动呢,是给河里的鱼去送吃喝的。我一般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垂钓,所以呢,多数情况下还是回家去吃饭。随身了带3、4块小包装的苏打饼干就可以了。只是用于以防万一,出现腹中饥饿或者低血糖。毕竟钓鱼的环境对于鱼来讲还算是卫生,但是对于人来讲是相当的不卫生啊。所以在一个相当不卫生的环境饮食还是有一定的健康风险的。我外出钓鱼都随身带消毒洗手液,在钓鱼和饮食之间一定要认真的清洁洗手。钓鱼是出来娱乐的,如果因为饮食不洁净带来人身安全隐患,就不划算了。
小鱼闹窝是好事啊。就好像非洲草原上看到秃鹰就能找到死去的动物尸体,然后才有鬣狗之类的食腐动物汇聚而来。小鱼就相当于是秃鹰的作用,而一般传统钓所等待的大鱼,就像鬣狗一样会被聚集的小鱼吸引过来。如果养过鱼,应该会发现鱼在吃食的时候,会发出很大的咀嚼的声音。不止金鱼如此,麦穗鱼更是这样,抢食时咔吧咔吧的很响。想象一下在水下,大量小型鱼抢食的时候发出密集的噪音,这是比食物的香味儿还要传播得更广远的有食物的讯号。在水中分布密度较低的大型鱼,在感受到鱼饵的香味儿之前,首先是被这个密集的噪音所吸引的。所以看待小鱼闹窝,应该辩证的思考,而不是武断的拒绝。不止要让小鱼们来闹窝,还要让他们吃饱吃好,他们吃好的过程
开始玩儿在经营性的坑塘垂钓,现在因为疫情做视频是在就近河边野钓。根据实践经验,这要看你所在的自然水域的条件来灵活掌握。比如,我是在北京市中心二环护城河垂钓,北京人不多也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了,平时在河边遇到的钓友也不下百人,当然同时一起垂钓的话,大概也就是二三十人吧。绝大多数的钓友都是使用传统钓底的钓法。因为这个市中心的走雨水和中水的河呀,它是没有斜坡的泥土河岸的,是直接的一个3米深,20多米宽,几十公里长的水泥槽子,水里食物资源不多,鱼类主食也就是这些垂钓的人给的窝料和饵料了,所以虽然是钓野水,但是感觉上跟钓坑塘老滑鱼没什么区别。当然鱼个体是没得比,小鲫鱼儿有10厘米长都算是大号了[捂脸]
中午也是好钓鱼的。我在河边从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也钓了不少呢。(我中午钓鱼的视频发在西瓜视频里了,眼见为实。)钓鱼、钓鱼,钓的是鱼,所以做钓的方法要按照鱼的习性来及时调整,不能单纯地想用一个钓法,就把一条河里的所有鱼,一天24小时都能钓得上来,那是鱼出毛病了。一早一晚用传统钓法钓底憋大鱼,白天用台钓法钓小鱼。完全可以一整天持续不断。大鱼奸猾用发酵谷麦,小鱼贪馋用蛹粉虾油。所以不是大白天的鱼不好钓,而是,钓鱼人没有顺应自然的变化,没有及时运用对应的钓法,而是墨守成规只用一种方法,那觉得白天不好钓是很合理的嘛。那有没有只用一种钓法全天都能钓上鱼来的办法?这个当然有,早就替你想好了!去经营性坑塘,人

拍照已经成为现在很多钓鱼人的另外一个爱好,把风景、渔获发出去晒一晒,展示一下自己的渔获、特殊鱼种等等,大家也会给你点赞,但很多钓友发现,照片与现实的差距有点大,照出来的鱼个头太小了,今天就分享几个让鱼变“大”的拍照小技巧。

钓鱼酒米是广谱型窝料,大多数钓鱼人也都自制酒米,但效果却差异很大,从最开始简单的曲酒泡小米,到添加蜂蜜红糖,再到添加VB类小药,到使用药酒泡制酒米,乃至现在很多酒米里面都直接加入添加剂使用,五花八门,但效果有时好用,有时很一般。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加入的添加剂不对,而是在基础环节出现了问题,您往下看。

双十一狂欢到了,我相信大部分产品还是会有很大优惠的,但也不乏一些玩套路的,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24小时里面,如何能找到具有性价比的产品,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,对产品的关注,可以凑凑这个热闹。今天凭借个人一点点经验,聊一聊如何在这个日子选购渔具,本篇仅是个人经验之谈,不对之处,还请各位指导。

黄V用户“达奇老牛”发布了一篇《液体虾饵伴侣到底是什么?其实自制一瓶2元钱,解密虾拉饵添加剂》,里面提到,自制此类虾饵伴侣,使用了粒神(粘胶)、水、色素这几样产品,这几种素材,粒神是关键性的增粘物质。钓鱼人对胶类产品肯定不陌生,常见的有阿拉伯胶、CMC纤维素、黄原胶等等,我们钓鱼人常用的摇三摇等鱼饵的主要成分就是这些,但为什么这个虾肉伴侣使用的粒神,并非是其他胶类,凭借本人的一点经验,简单的进行分析,不对之处还请各位指正。

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,是还可以,基本满意的意思。但出自钓鱼人口中,往往预示着今天钓获不错、比较满意的意思,肯定不会换钓位了,就在这钓了。当小编遇到这种鱼情,一是继续向钓友了解更加详细的鱼情,二是看看周围还有没有合适的钓位(不是扎人家的窝子)。一般来说,这块水域今天鱼情不错,钓获也会不错,抓紧时间钓鱼,准备错。

喜欢DIY一些钓鱼饵料,之前也发布了摇三摇的自制方法、药酒的泡制方法等等,前几天写了一篇液体虾肉伴侣里面粘胶为什么偏偏是粒神?用别的不行吗?,有钓友问,自制液体虾肉伴侣,粘胶、红色素和水,具体的搭配比例是多少?凭借这些年的经验,和大家分享一下DIY饵料的思路,供各位参考。很多时候我觉得大家把这个事想复杂了,可以归纳为3个点,也可以算1个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