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鱼上瘾了怎么办(为啥钓鱼会上瘾)

鱼梦谷鲮聚宝:专攻鲮鱼的高效饵料

对于钓鱼上瘾,我觉得量力而行才是最佳。

钓鱼是一个深受广大人群喜爱的一项兴趣活动,其简单的操作,舒适的放松环境,以及上鱼的惊心动魄让每个钓鱼人都为之所动。但是对于钓鱼来说,毕竟只是一个兴趣,切不可痴迷于此。除非你想像大毛,小崔那样做一个职业钓鱼人,用钓鱼能够解决生活。不然我觉得钓鱼你就是不合格的。

对于钓鱼上瘾,首先也得有个层次之分。我一般分为3个程度。轻度,中度,重度三个阶段。下面我们就这三个阶段来分析下。

1:轻度。对于这种钓鱼人可能来说钓鱼纯属就是一个放松的活动,他们不在乎饵料,鱼杆,水域,甚至不在乎鱼货。他们只为在河边坐一坐放松自己。他们一周可能会出钓一次,一个月可能才会玩个三四次。可能他们也喜欢钓鱼只是追求不同

2:中度。这种钓鱼人可能在钓法,饵料上都有研究,他们的出行频率稍微频繁。可能一周要出钓3到4天。他们可以一钓一整天。一旦有时间就感觉不钓鱼就是在浪费时间,所以他们总是在思考钓鱼。

3:重度。对于这类钓鱼人,他们已经对钓鱼达到痴迷的程度。只要一天不钓鱼,感觉这个心里都很难受。他们相对其他程度的钓鱼人来说。不仅饵料有研究可能在钓法上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。他们喜欢钻研关于钓鱼的一切知识。基本上一周出钓都会出现慢勤的状态。他们可以为了钓鱼把工作、家庭、朋友暂放一边。只要能钓鱼,他们就开心。

其实我觉得钓鱼既然是一个兴趣,就真的没必要把兴趣发展成这样一个程度。钓鱼,量力而行。不能因为钓鱼而耽误了其他正事。

参考:

这是我对钓鱼上瘾的看法

因为钓鱼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,季节、气温、风向、水域的差异都会影响鱼的进食和上钩情况。

每次提竿,人们就像实验中的老鼠在按杠杆。

不停的挂饵、甩竿、提竿,让钓鱼人陷入“操作性条件反射”陷阱中。

钓鱼的挑战性

美国人Noel Tichy提出过一个“舒适区”理论,用来解释学习某项技能的等级,如下图所示:

最里面一圈是“舒适区”,指的是对自己来说没有学习难度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,可以让你处于舒适心理状态。

中间一圈是“学习区”,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,会感到不适,但是不至于太难受。

最外面一圈是“恐慌区”,指的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,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,可能导致崩溃甚至放弃学习。

对于一个人来说,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“学习区”,因为最容易获得心流体验,进步会非常快。

对于钓鱼这件事来说,起步很简单,只要了解点基础知识,挂上鱼饵甩进去水里(新手一般会在鱼塘),如果不是运气太差,鱼漂信号会给你及时的反馈体验,运气好时瞎蒙也能钓上一两条鱼。

鱼漂的“及时反馈”太重要了,直接让你落到学习区。

水平提高以后进入舒适区,渐渐的你也不满足于在鱼塘里一条条的上鱼。你会追求野钓、黑坑等等,从而再次进入学习区,挑战无极限。

参考:

钓鱼确实上瘾,至于怎么看,我想大家亦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了。

从心底来讲,钓到大鱼时,那种刺激的快感应该是每个钓鱼人难以忘怀的,无论从内至外,肾上腺素的飙升,热血上涌的冲撞,无不涤荡着身体的每个细胞,让人欲罢不能!

从娱乐的角度来讲,用钓鱼来打发闲时,亦是一种好的消遣方式,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。行走于青山绿水,寻一隅方塘或溪流,坐岸观水,青竿挥扬,与世隔绝,听虫鸣鸟叫,让人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,那种景致怎是一个妙字可言……

亦或大海之上,劈波斩浪,立于海天之中,唯手中竿将热血挥洒,藐长空,将战旗高挽!天涯虽冷,但内心似火!当天边的云朵露出缝隙的时候,钓鱼人那种特有的情感,对海的依恋与向往就会漫天的弥散开来……

钓鱼亦是一种文化,钓鱼让人淡泊,让人热血,这并不矛盾!无论到什么时候,这份热爱是每个钓鱼人心中的“人间四月天”,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邂逅着最美丽的风景。

为了这份热爱,我们脚步匆匆,几经风雨,再次出发。如果说风情万种是种诱惑,那么对待这份热爱,我们就是永远追随的人,“悦之无因”怎么讲,我想也许就是如此!

美好的东西都能激起心灵的某种触动,有时无法用语言说清楚,但是,它却不着痕迹的存在,一直都会在,就如现在!

激情过后,生活一如既往,那些萍水相逢亦或是豪情万丈的钓鱼时光,即便渐行渐远,也依然有着美好而动人的底蕴,总是在回忆中泛着淡淡的光辉……

欢迎加入钓鱼微信群,点击查看钓鱼微信群加入方式

标签

发表评论